
羅茨風機選型導則_羅茨鼓風機
羅茨風機選型導則:DL-T-468-2004-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pdf
DL-T-468-2004-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pdf,DL-T-468-2004-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
DL/T468-2004
前言
本標準是根據(jù)原國家經貿委2000年度電力行業(yè)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電力[20070號文)的
安排,對DL468-—1992《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進行修訂而編制的。本標準是推薦性標準
本標準與DL468-1992相比,其編寫與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依照DL/T600-2001的規(guī)定對編寫進行了相應的改動
定義和術語依據(jù)GB/T1236—2000進行了修改和擴充
增加了提高風機安全可靠性的內容。如熱一次風機允許的最高進口溫度由300℃提高到400℃
且應符合jB丌T8822—-1998《高溫離心通風機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葉輪靜強度設計應采用準確
度較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且應考慮動強度問題;對采用變速調節(jié)的風機,必須進行軸系扭
振計算,避免發(fā)生軸系扭轉振動;風機設計人員應對風機進出口管道布置提出推薦性意見和
不允許的布置方式等。
增加了避免風機可能在不安全工況下運行的條款。如在風機選型時首先應了解所在系統(tǒng)的阻
力曲線及其可能的極端工況點參數(shù),避免所有可能的工況落入風機的不安全(不穩(wěn)定)區(qū)域
對軸流式風機提出失速安全系數(shù)概念,并用于風機選型中;增加對風機運行參數(shù)和狀況的監(jiān)
視儀表和自動報警保護裝置。
增加了風機正式投運前必須迸行的試驗項目。如風機與實際系統(tǒng)的匹配性試驗:軸流式風機
失速保護裝置動作準確性試驗;在各種可能遇到的并聯(lián)條件下的并聯(lián)操作試驗等。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DL
本標準附錄A為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電力行業(yè)電站鍋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并解釋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電熱工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家鈺、董康田。
本標準首次發(fā)布時間:1992年5月16日
DL/T468-2004
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電站鍋爐通風機的設計、制造、選型、安裝、運行、驗收及風機進出口管道布置設
計的基本要求。
木標準適用于電站鍋爐的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排粉風機(煤粉風機)、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
煙氣脫硫裝置的增壓風機和磨煤機用的密封風機。其他供鍋爐用的小型風機,如點火風機、冷卻風機
等可參照使用
本標準不適用于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專用風機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
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本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236工業(yè)通風機用標準化風道迸行性能試驗( IDT ISO5801:1997)
GBT10178通風機現(xiàn)場試驗
GBT2888風機和羅茨鼓風機噪聲測量方法
GBT3235通風機基本型式尺寸參數(shù)及性能曲線
GB17774工業(yè)通風機尺寸( IDT ISO13351:1996)
GB3947聲學名錦工術語
DT469電站鍋爐風機現(xiàn)場性能試驗
DLT火力發(fā)電廠制粉系統(tǒng)設計計算技術規(guī)定
DL火力發(fā)電廠設計技術規(guī)程
DLT5121火力發(fā)電廠煙風煤粉管道設計技術規(guī)定
DT5247—19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鍋爐機組篇
JBT4358電站鍋爐離心式送風機和引風機
JBT4362電站軸流式通風機
JBr6891風機用消聲器技術條件
JB/8689通風機振動檢測及其限制
JBT8690工業(yè)通風機噪聲限制
JB/T8822高溫離心通風機技術條件
3定義
DLT469所確立的定義和下列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電站鍋爐風機(或簡稱電站風機) fans for power boiler
特指為火力發(fā)電廠鍋爐配套的通風機(本標準以下簡稱為風機)。主要有送風機、引風機、一次
風機、排粉風杋(煤粉風機)、煙氣再循環(huán)風杋、煙氣脫硫裝置的增壓風機和磨煤機用的密封風機等。
3.2
DL/T468—2004
送風機 forced draft fan(FDF
供給鍋爐燃料燃燒所需空氣的風機。布置在鍋爐空氣預熱器之前。將從大氣中吸入的空氣送入空
氣預熱器,加熱到設計溫度后,一部分作為鍋爐的二次風,直接經燃燒器送入鍋爐爐膛;另一部分進
入煤粉制備系統(tǒng)作為于燥劑,然后,或作為一次風輸送煤粉經燃燒器送入爐膛〔乏氣送粉系統(tǒng)),或
作為三次風經燃嬈器送入爐膛(熱風送粉系統(tǒng)〉。大型鍋爐采用中速磨煤杋或雙進雙岀鋼球磨煤機正
壓直吹系統(tǒng)時,若制粉系統(tǒng)配有專門從大氣吸入空氣的一次風機,則送風機只供給鍋爐的二次風,亦
稱二次風機。
3.3
引風機 induced draft fan(DF)
將鍋爐燃燒產物(煙氣)從鍋爐尾部吸出,并經煙囪排入大氣的風機。安裝在鍋爐除塵器之后,
亦稱吸風機
次風機 primary fan
供給鍋爐燃料燃燒所需一次空氣的風機。按其在系統(tǒng)中的安裝位置,有冷一次風機和熱一次風機
之分。
3.5
冷一次風機 cold primary fan
安裝在鍋爐空氣預熱器之前,將從大氣或從送風機出口冷風道抽吸的空氣經空氣預熱輸送至制粉
系統(tǒng)的一次風機。
3.6
熱一次風機hot
安裝在鍋爐空氣預熱器之后,輸送經過鍋爐空氣預熱器加熱后的熱空氣至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或僅輸
送煤粉入鍋爐的一次風機
3.
排粉風機 exhauster
煤粉制備系統(tǒng)中用以輸送干燥劑和煤粉的風機。主要用于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tǒng)中,安裝在細粉分
離器之后。亦稱煤粉風機
3.8
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 fluegas recirculating fan
把一部分煙氣從省煤器后空氣預熱器前抽岀,并輸送入鍋爐冷灰斗或爐膛上部,用以調節(jié)鍋爐蒸
汽溫度的風機。
3.9
煙氣脫硫增壓風機(簡稱脫硫風機或增壓風機)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booster fan( FGDP fan or
BUF)
在引風機后設置的用以克服煙氣脫硫裝置阻力的風機。脫硫風機有兩種布置方式,一是布置于脫
硫裝置之前(亦稱高溫風機);二是布置于脫巰裝置之后(亦稱低溫風機)
3.10
密封風機 seal air fan
供給中速磨煤機、雙進雙岀鋼球磨煤杋和給煤機等裝置密封用空氣的風機。密封風機可直接從大
氣吸入空氣,亦可從送風機出口管道內吸取空氣。
3.11
風機進口平面和進口面積A1 fan inlet plane and iniet area
取空氣輸送裝置上游末端的界面為風機進口平面。通常,取機殼(帶進氣箱的風機取進氣箱)進
200a
口平面的總面積作為風機進口面積。
3.12
風機出口平面和出口面積A2 fan outlet plane and outlet area
取空氣輸送裝置下游段始端的界面為風機進口平面。通常,取機殼出口平面的總面積作為風機出
口面積
3.13
喘振與失速界限 surge limit and stall limit
離心風機的喘振界限線是在不同轉速下或不同入口調節(jié)門開度下,靠近壓力曲線峰值的點的連線
該點對應于風機穩(wěn)定運行的最小流量點
軸流風機的失速界限線是在不同葉片角度下,壓力曲線上接近峰值的點的連線。該點對應于氣流
流過葉片沒有分離時風機可以穩(wěn)定運行的最小流量點。
通風機不應在喘振區(qū)域、失速區(qū)域運行。
鋸齒形中盤 ratchet main disc
雙吸入離心式風機的中盤可以在未裝葉片的地方切去,以防止中盤在該部位磨損,并減輕葉輪重
量,有利于風機的啟動。按這種方法制造的中盤稱為鋸齒形中盤。
3.15
風機系統(tǒng) fan system
為從一處或多處向另一處或多處輸送空氣或氣體而由風機及一系列風筒、管路、彎管和支管所組
成的系統(tǒng)。
典型風機系統(tǒng)的組件有:風機、吸風口、格柵、擴散器、過濾器、加熱和冷卻裝置、空氣污染控
制裝置、流量測量元件、燃燒器、煙道、風道及各種風門、混合器、消聲器、管網(wǎng)和有關配件。
3.16
系統(tǒng)特性曲線 system characteristie curve
系統(tǒng)特性曲線是某個系統(tǒng)的阻力對容積流量特性的圖解。
3.17
系統(tǒng)效應 system effects
系統(tǒng)布置對風機性能的影響稱為系統(tǒng)效應。
通風機的性能受其進、出口連結管道的影響。如果出口連接不當,進口氣流不均勻,以及通風機
進口處存在渦流,則將改變通鳳機的空氣動力特性,降低通風機的性能
3.18
系統(tǒng)效應損失 system effects loss
由系統(tǒng)效應引起的風機壓力的降低
3.19
比A聲級(LsA) specific A sound level
比A聲級是單位流量、單位風機壓力時的A聲級。
ISA=LA -101g(qy PF)
式中:
比A聲級,dB(A)
A聲級
容積流量
PF—風機壓力,Pa
DL/T468-2004
4設計與制造
4.1總體要求
411風機的設計必須符合GBT3235及GB/T1774的要求。
4.1.2風機結構設計時,必須考慮葉輪的動強度問題和氣流對葉輪的激振因素。因此,應進行葉輪(或
葉片)的靜頻率計算。該頻率必須避開葉輪的轉速頻率及其10倍以下倍頻和其他危險頻率,如葉片通
過頻率,即轉速與葉片(包括轉子葉片和葉輪前后調節(jié)或導向葉片)數(shù)的乘積、高幅值的氣流脈動頻
率等
4.1.3葉輪的靜強度設計應采用準確度較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414對于采用變速調節(jié)的風機,必須進行軸系扭振計算,防止發(fā)生軸系扭轉振動。
4.1.5風機應設有必要的自動報警和保護裝置(如軸承溫度、斷油、振動和軸流式風機的喘振等)。
41.6采用水洗葉輪和機殼以及在運行中采用蒸汽吹灰的風機,在機殼底部應設有排水口,且底部
應敷設防腐墊層,如瓷磚等。
417風機設計人員對所設計風機的進出口管道布置應提出推薦性意見和不允許的布置方式
4.2離心式送風機和引風機
設計制造必須符合JB/T4358的規(guī)定
4.3軸流式送風機、引風機和一次風機
設計制造必須符合JBT4362的規(guī)定。
44離心式冷一次風機
設計和制造必須符合JB4358中對送風機的規(guī)定
4.5離心式熱一次風機
設計進口空氣溫度為250℃,允許最高進口空氣溫度不超過400℃,空氣的含塵濃度不超過
100mg/m3。其設計和制造應符合JBT8822的規(guī)定。
46排粉風機(煤粉風機)
4.6.1排粉風機〔煤粉風機)輸送的介質是含煤粉的空氣。其含煤粉量對于鋼球磨煤機中間儲倉式制
粉系統(tǒng)的乏氣不大于80g/m,對于負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為300gm3~800/m3。其設計進口氣體溫度為
70℃C,允許最高進口氣體溫度為150℃
46.2除適用條件和葉輪使用時間外,排粉風機的設計和制造必須符合JB/r4358中對引風機的規(guī)定
4.6.3排粉風機的蝸殼和葉輪必須根據(jù)煤粉的磨損特性(磨損指數(shù)的高低見DL/5145)采取相應的
防磨損措施,在煤粉濃度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其葉輪的使用壽命為:
對于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tǒng)不少于80h;
對于負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不少于400
4.7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
47.1姻氣再循環(huán)風機輸送的介質為含灰量不大于20g/3、溫度不高于400℃的熱煙氣
4.7.2除適用條件和葉輪使用時間外,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的設計和制造應符合JBT882的規(guī)定
4.7.3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的蝸殼和葉輪必須采取適當?shù)姆滥p措施。
4.7.4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的軸承需設專門的隔熱和冷卻裝置。
4.7.5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需設置盤車裝置
4.7.6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的葉輪,在煙氣含灰量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其使用壽命不得少于4000
4.8煙氣脫硫增壓風機
481裝在脫硫裝置前面的增壓風機的設計制造必須符合JBr4362(采用軸流式風機時)或JB/r435
(采用離心式風機時)中對引風機的規(guī)定
4.82裝在脫硫裝置之后的增壓風機,輸送的是濕態(tài)煙氣,即飽和狀態(tài)煙氣。由于煙氣中含有HC1和
DL/T468-2004
SO2,且其冷凝液呈酸性,有較強的腐蝕性,因此該風機的設計制造除滿足481的規(guī)定外,其與煙氣
或其冷凝液接觸的所有零部件均應采用高耐腐蝕性的材料制造。如轉動部件的材料采用耐腐蝕的合金
鋼,靜止部件表面襯軟橡膠
48.3輸送濕煙氣的增壓風機易產生積垢,應采取阻止結垢的措施。如在轉子葉片前和易積垢的機殼
處裝設噴水裝置。
9密封風機
應采取消聲措施。對從大氣直接吸氣的密封風機,應配備進口過濾器和進、出口消聲器。
5風機的選擇
51風機的型式、臺數(shù)、風量和風壓的選擇
5.1.1對容量為50MW-60MW的汽輪發(fā)電機組,其鍋爐風機的選擇(包括風機型式、臺數(shù)及風量
和風壓裕量)應符合DL中82煤粉制備和83煙風系統(tǒng)的有關規(guī)定。600MW以上的機組
可參照執(zhí)行。
25MW級及以下機組,其鍋爐風機的型式宜選用離心式風機,其風量、風壓裕量可參照大容量機
組選取。其風機臺數(shù)為:對與25MW級機組配套的鍋爐應裝設一臺送風機和兩臺引風機,但燃油燃氣
負壓鍋爐應裝設一臺送風機和一臺引風機;對與12MW級及以下機組配套的鍋爐應裝設一臺送風機和
臺引風機;排粉機臺數(shù)應與磨煤機臺數(shù)相同。
5.1.2脫硫增壓風機宜選用軸流式(包括動葉調節(jié)和靜葉調節(jié))風機,視現(xiàn)場布置條件和技術經濟分
析也可選用離心式風機。其臺數(shù)與脫硫裝置臺數(shù)相等。風量、風壓裕量可參照引風機選取。
513對于給定的參數(shù),當可以選擇幾種不同型式的風機時,應根據(jù)鍋爐機組的年負荷曲線、風機耗
電、調節(jié)效率、設備造價、維護費用及其他因素進行綜合技術經濟比較來選擇。
52風機轉速的選擇
送風機和次風機應選用較高的轉速,一般離心式送風機宜選擇750m/min~1000min,軸流式送
風機宜選擇1000rmin~1500π/min;一次風機宜選擇1500r/min;排粉風機宜選擇1500r/min;燃煤鍋爐
引風機和煙氣脫硫增壓風機的轉速不宜大于1000r/min,通常離心式風機選用500r/min~750r/min,軸
流式風機可選用1000r/min
53風機型號尺寸的選擇
5.31選擇風機型號尺寸時,按附錄A的要求取得足夠的資料,尤其要了解風機所在系統(tǒng)的阻力曲線
及其變化范圍。所選擇的風機除必須滿足所有工況點的要求外,還要避開風機的不穩(wěn)定(或氣流高脈
動)區(qū)域。
532離心式風機型號大小的選擇應使設計工況點,即TB( Test block)點盡可能接近調節(jié)裝置最大
開度時的風量壓力曲線,并且位于風機最高效率的右側,其效率值通常不應低于風機最高效率的90%。
533軸流式風機型號尺寸的選擇應使發(fā)電機組在經濟負荷下(一般為發(fā)電杋組額定出力)運行時,
風杋處于最高效率區(qū)運行。為此,風機設計工況點(TB點)應落在比相應最高效率工況調節(jié)器(包括
動葉或靜葉調節(jié)裝置)開度再開大15°左右的曲線上,且應保證其失速裕量(見7.1.2)k>1.3
54離心式風機調節(jié)方式的選擇
54.1離心式送風機、引風機和一次風機一般選用入口導向器進行調節(jié)。而排粉風機也宜選用入口導
向器調節(jié),但應對其釆取相應的密封和防磨措施。
542對200MW及以上機組的送、引風機宜采用入口導向器加雙速電機調節(jié),且風機在低速擋運行
時,應能滿足發(fā)電機組額定負荷對送、引風參數(shù)的要求,并處于高效區(qū)運行
543對調峰機組的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可采用液力耦合器、液粘調速(奧美伽)離合器和變
頻器等變速調節(jié)裝置進行變轉速調節(jié),但選用何種變速調節(jié)裝置及其調節(jié)范圍,必須經過詳細的技術
經濟比較來確定
DL/T468-2004
注:如選用變頻調速裝置時,風機仍配置入口導向器,變頻器的容量宜根據(jù)風機TB點流量的90%(甚至更低些
工況所對應的軸功率(而不是電機額定功率)來選取。這樣不僅可用容量較小的變頻器,節(jié)約投資,而且風
機的調節(jié)效率最高。因為變頻器本身也有損失,在風機額定流量的90%以上釆用入口導向器調節(jié)的調節(jié)效率
還髙于變頻調速調節(jié)。
5.5所提供的基本資料
為評價各廠家對所選風機的報價,通常需廠家提供的最少資料參見附錄B
6風機的安裝
6.1風機安裝前應審查基礎是否有足夠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A的振動應在允許范圍內,基礎
的自振頻率不得大于風機和電機轉速的03倍。
6.2風機的安裝應按照制造廠提供的安裝圖紙及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
63除風機安裝后的振動限制外,風機的安裝應符合DL5247-1995中71、72和74的有關規(guī)定。
64新風機安裝后的振動應符合本標準9.71的規(guī)定
6.5風機進口和出口管道上的靜壓測點、溫度測點和流量測點的布置,以及軸流式風機的失速探針的
安裝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說明書進行。
7風機的運行
7.1單臺風機的運行
7.1.1離心式風機
咩臺離心式風機一般應在最高效率點附近的穩(wěn)定區(qū)域運行,如圖1中的A點。這樣沿著同一系統(tǒng)
阻力曲線,當流量減小時,都能保證風機運行穩(wěn)定,如B、C、D點
不允許風機在可能導致氣流脈動、機殼及進出口管道振動,甚至引起喘振的A1點左側運行
7.1.2軸流式風機
對于軸流式風機,每一給定的調節(jié)葉片(動葉或靜葉)角度,均有一對應于產生失速的最小流量
風機全特性曲線存在一較大的失速(喘振)區(qū),如圖2所示。如果風機選擇在A點運行,則沿著不變
的系統(tǒng)阻力曲線,流量的任何變化,風機都能穩(wěn)定運行
出口擋板烱節(jié)
壓力
典型系統(tǒng)阻力曲線
失逑區(qū)
入口導葉調節(jié)
葉片角度
圖1典型離心式風機性能曲線
圖2典型動葉調節(jié)軸流式風機性能曲線
軸流式風機應有足夠的失速裕度,失速裕度可用失速安全系統(tǒng)k來表示,k由設計工況點和該開度
下(動葉調節(jié)為動葉角度,靜葉調節(jié)為調節(jié)導葉角度)的失速工況點(或最大壓力點)的風量、風壓
按式(2)求出。在選型設計時,宜選取k>1.3。公式如下:
Px(q
DL/T468-2004
式中:
p、q—設計工況點的風壓和風量
pk、4—失速工況點的風壓和風量。
7.2風機的井聯(lián)運行
7.2.1離心式風機的井聯(lián)運行
圖3示出了兩臺后彎離心式風機并聯(lián)時單臺風機的典型并聯(lián)運行曲線。兩臺風機并聯(lián)運行時系統(tǒng)
工作點是C點,但每臺風機是在各自性能曲線的A點上運行。如果一臺風機停止運行,則另一臺風機
的運行點將沿著特性曲線移到B點,與管路系統(tǒng)阻力相匹配。對于前彎風機,這時需注意監(jiān)視風機的
電流,以防電機超載
停用的風機(下稱第二臺)再次啟動時,風機的隔離門和入口調節(jié)門均應關閉,以減少啟動阻力
矩和啟動時間。如果由于上述風門的泄漏而造成風機在啟動前反轉時,啟動應特別謹慎(大型離心式
風機特別是引風機宜配備制動或盤車裝置),以防止啟動時間過長而損壞電動機。通常,風機的啟動
時間應限制在25s以內
當?shù)诙_風機啟動并達到全速時,它將在自己的特性曲線上的F點運行,兩臺并聯(lián)運行的風機壓
力應相等,實際上第二臺風機是從G點開始并入系統(tǒng),FG垂直距離為擋板損失。逐漸打開第二臺風機
的調節(jié)門,它的運行點將沿著曲線GA移動。與此同時,第一臺風機的運行點將沿著它的性能曲線BA
移動,直到第二臺風機擋板全開,兩臺風機同時在A點運行時,實現(xiàn)兩臺風機的并聯(lián)運行。此后,如
果系統(tǒng)流量需要改變,則兩臺風機應同時進行調節(jié)
壓力、%
壓力,%
流量
流量,%
圖3兩臺離心式風機并聯(lián)時
圖4兩臺軸流式風機并聯(lián)時
單臺風機的典型并聯(lián)運行曲線
單臺風機的典型并聯(lián)運行曲線
7.2.2軸流式風機的井聯(lián)運行
圖4示出了兩臺動葉調節(jié)軸流式風機并聯(lián)時單臺風機的典型并聯(lián)運行特性曲線。兩臺風機并聯(lián)運
行的系統(tǒng)工作點是C點,但每臺風機是在各自性能曲線的A點運行。如果一臺風機停止運行,則另
臺風機運行點將沿著特性曲線移到B點,與管路系統(tǒng)阻力相匹配。單臺風機的最大出力取決于動葉的
最大角度和電動機的容量。當要啟動停用的風機時,其隔離門應關閉,葉片角度(動葉調節(jié)為動葉角
度,靜葉調節(jié)為調節(jié)導葉角度)應調至最小。當風機達到全速,隔離門打開時,風機將在D點運行
然后將第二臺風機的葉片角度調大,同時將第一臺風機的葉片角度調小,此時它們的運行點將分別沿
著DE和BE移動,直到E點時兩臺風機實現(xiàn)并聯(lián)運行。此后,可以同步調節(jié)兩臺風機至所需要的工況。
此時,它們的運行點將分別沿著自己的系統(tǒng)阻力曲線EA移動
在任何情況下,當?shù)谝慌_風機運行時的壓力高于第二臺風機失速界線的最低(圖4中S點)壓力
時,決不允許啟動第二臺風機進行并聯(lián)。如需并聯(lián),則應降低第一臺風機的出力,使其運行點的壓力
低于S點壓力后再啟動第二臺風機進行并聯(lián)。否則不僅不能實現(xiàn)兩臺風機并聯(lián)運行增加總出力的目的
羅茨風機選型導則:中國風機標準(GB fan standards)
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
JB/T 9101-1999
通風機轉子平衡
Fan rotor balance
DL/T 468-2004
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
()
DL/T 469-2004
電站鍋爐風機現(xiàn)場性能試驗
()
DL/T 994-2006
火電廠風機水泵用高壓變頻器
()
GB 10080-2001
空調用通風機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of fan for air conditioning
GB 11799-1989
船用防爆離心通風機
Marine explosion-proof type centrifugal fans
GB 11800-1989
船用防爆軸流通風機
Marine explosion-proof type axial flow fans
GB 19761-2005
通風機能效限定值及節(jié)能評價值
Limited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valuating valu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fan
GB/T 10178-2006
工業(yè)通風機 現(xiàn)場性能試驗
Industrial fans-performance testing in situ
GB/T 11864-1989
船用軸流通風機
Marine axial flow fans
GB/T 11865-1989
船用離心通風機
Marine centrifugal fans
GB/T 11866-1989
船用后向式離心通風機
Marine centrifugal backward-curved blade fans
GB/T 1236-2000
工業(yè)通風機用標準化風道進行性能試驗
Industrial fans–Performance testing using standardized airways
GB/T 13466-2006
交流電氣傳動風機(泵類、空氣壓縮機)系統(tǒng)經濟運行通則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operation for AC driven fan (pump, air compressor) system
GB/T 13467-1992
通風機系統(tǒng)電能平衡測試與計算方法
The methods of electric power balancetest and calculation in fan system
GB/T 13470-1992
通風機系統(tǒng)經濟運行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the fan system
GB/T 13933-1992
小型貫流式通風機
Miniature cross-flow fan
GB/T 15913-1995
風機機組與管網(wǎng)系統(tǒng)節(jié)能監(jiān)測方法
Monitoring and testing method for energy saving of fan unit and distribution tube system
GB/T 17697-1999
聲學風機輻射入管道的聲功率測定管道法
Acoustics–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radiated into a duct by fans–In-duct method
GB/T 17774-1999
工業(yè)通風機尺寸
Industrial fans–Dimensions
GB/T 17847-1999
小艇電動風機
Small craft–Electrical fans
GB/T 19074-2003
工業(yè)通風機通風機的機械安全裝置護罩
Industrial fans–Mechanical safety of fans–Guarding
GB/T 19075-2003
工業(yè)通風機錦工匯及種類定義
Industrial fans–Vocabulary and definitionsof categories
GB/T 19232-2003
風機盤管機組
Fan-coil unit
GB/T 19843-2005
工業(yè)通風機射流風機的性能試驗
Industrial fan-performance testing of jet fans
GB/T 20063.9-2006
簡圖用圖形符號第9部分:泵、壓縮機與鼓風機
Graphical symbols for diagrams -Part 9: Pumps, compressors and fans
GB/T 21056-2007
風機、泵類負載變頻調速節(jié)電傳動系統(tǒng)及其應用技術條件
()
GB/T 21151-2007
煤礦用軸流主通風機 技術條件
()
GB/T 2888-1991
風機和羅茨鼓風機噪聲測量方法
Methods of noise measurement for fans,blowers compressors and Roots blowers
GB/T 3235-1999
通風機基本型式、尺寸參數(shù)及性能曲線
Basic types sizes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ns
HG/T 21580-1997
L92型風機逆流式冷卻塔通用圖
()
HG/T 21582-1995
L60型風機逆流式冷卻塔通用圖
()
HG/T 21614-1997
2.4米風機逆流鼓風式高濁、高溫、防腐型冷卻塔通用圖
()
HG/T 21624-2005
L47型風機逆流式冷卻塔通用圖
()
HG/T 21625-2005
L85型風機逆流式冷卻塔通用圖(單格)
()
HG/T 21626-2005
L85型風機逆流式冷卻塔通用圖(雙格)
()
HG/T 3132-2007
L型冷卻塔風機
L type cooling tower fan
JB 9063-1999
房間風機盤管空調器安全要求
()
JB/T 10213-2000
通風機 鉚焊質量檢驗技術條件
()
JB/T 10214-2000
通風機 鉚焊件技術條件
()
JB/T 10281-2001
消防排煙通風機 技術條件
()
JB/T 10489-2004
隧道用射流風機 技術條件
()
JB/T 10504-2005
空調風機噪聲聲功率級測定 混響室法
()
JB/T 10533-2005
地鐵軸流通風機 技術條件
()
JB/T 10562-2006
一般用途軸流通風機技術條件
()
JB/T 10563-2006
一般用途離心通風機技術條件
()
JB/T 2977-2005
工業(yè)通風機、鼓風機和壓縮機 名錦工術語
()
JB/T 3165-1999
離心和軸流式鼓風機和壓縮機熱力性能試驗
()
JB/T 4296-1999
礦井軸流式通風機
()
JB/T 4355-2004
礦井離心通風機 技術條件
()
JB/T 4357-1999
工業(yè)蒸汽鍋爐用離心引風機
()
JB/T 4358-1999
電站鍋爐離心送風機和引風機
()
JB/T 4362-1999
電站軸流式通風機
()
JB/T 4364-1999
風機配套消聲器 性能試驗方法
()
JB/T 5404-1991
復印機用交流風機 通用技術條件
()
JB/T 5880-1991
離心式爐灶吹風機 安全要求
()
JB/T 5881-1991
離心式爐灶吹風機
()
JB/T 5887-1991
家用真空吸塵器用單相串勵電動機風機 技術條件
()
JB/T 6226-2005
大型火電設備風機用電動機 技術條件
()
JB/T 6411-1992
暖通、空調用軸流通風機
()
JB/T 6415-1992
立柱式風機盤管機組
()
JB/T 6444-2004
風機包裝 通用技術條件
()
JB/T 6445-2005
工業(yè)通風機葉輪超速試驗
()
JB/T 6886-1993
通風機 涂裝技術條件
()
JB/T 6887-2004
風機用鑄鐵件 技術條件
()
JB/T 6888-2004
風機用鑄鋼件 技術條件
()
JB/T 6891-2004
風機用消聲器 技術條件
()
JB/T 7221-1994
單元式空氣調節(jié)機組用雙進風離心通風機
()
JB/T 7225-1994
暖風機
()
JB/T 7258-2006
一般用途離心式鼓風機
Centrifugal blower for general purpose
JB/T 7259-2006
燒結廠用離心式鼓風機
Centrifugal blower for sinter works
JB/T 7565.5-2004
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第5部分:YBF2系列風機用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 (機座號63~355)
()
JB/T 7753-2007
滾動軸承 鼓風機軸承 技術條件
()
JB/T 8523-1997
防爆通風機 技術條件
()
JB/T 8588-1997
電焊機用冷卻風機的安全要求
()
JB/T 8689-1998
通風機振動檢測及其限值
()
JB/T 8690-1998
工業(yè)通風機 噪聲限值
()
JB/T 8699-1998
高壓風機袋式除塵機組
()
JB/T 8822-1998
高溫離心通風機技術條件
()
JB/T 8932-1999
風機箱
()
JB/T 8940-1999
通風機產品型號編制方法
()
JB/T 8941.1-1999
一般用途羅茨鼓風機 第1部分:技術條件
()
JB/T 8941.2-1999
一般用途羅茨鼓風機 第2部分:性能試驗方法
()
JB/T 8971-1999
干式變壓器用橫流式冷卻風機
()
JB/T 9066-1999
柜式風機盤管機組
()
JB/T 9068-1999
前向多翼離心通風機
()
JB/T 9069-2000
屋頂通風機
()
JB/T 9070-1999
空調用風機 平衡精度
()
JB/T 9099-2002
冷卻塔軸流通風機
()
JB/T 9100-1999
礦井局部通風機技術條件
()
MT 222-1996(2005)
煤礦用局部通風機
()
MT 500-1996(2005)
煤礦用氣動局部通風機
()
MT 636-1996(2005)
礦井主要通風機優(yōu)選程序編制通用規(guī)則
()
MT 754-2005
小型煤礦地面用抽出式軸流通風機技術條件
()
MT 755-1997(2005)
對旋式局部通風機技術條件
()
MT/T 421-1996(2005)
煤礦用主要通風機現(xiàn)場性能參數(shù)測定方法的判定規(guī)則
()
QC/T 708-2004
汽車空調風機技術條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blower of air conditioner for motor vehicles
YB/T 3219-1988(2005)
風機轉子制造技術條件
()
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
羅茨風機選型導則: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23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 頁碼,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
DL 468—92
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1992-05-16批準? 1992-11-01實施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 本導則規(guī)定了電站鍋爐通風機(簡稱風機)的設計、制造、選型、安裝、運行、驗收及風機進出口管
道設計的基本要求。
? 本導則適用于電站鍋爐的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排粉風機(煤粉風機)、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磨
煤機用的密封風機及回收風機應參照使用。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風機另行規(guī)定。
2 引用標準
? GB 1236—85 通風機空氣動力性能試驗方法 m
? GB 10178—88 通風機現(xiàn)場試驗 o
? GB 2888—82 風機和羅茨鼓風機噪聲測量方法 .
? JB 2977—81 風機與羅茨鼓風機名錦工術語 g
? JB 4326—86 電站軸流式風機 n
? JB 4358—86 電站鍋爐離心式送風機和引風機 o
? SDJ 1—84 火力發(fā)電廠設計技術規(guī)程 l
? GBJ 49—83 小型火力發(fā)電廠設計規(guī)范h
? SDJ 245—88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鍋爐機組篇)
3 定義和術語 .
3.1 通風機 w
? 進口介質為標準空氣,全壓p w
?。?5kPa的風機稱為通風機。
tF
3.2 標準空氣
? 其密度ρ=1.20kg/m 。
3.3 通風機流量(qV)
? 通風機流量是在通風機進口處介質密度下的容積流量。
3.4 通風機全壓(p tF)
? 通風機出口截面與通風機進口截面全壓之差。
3.5 通風機動壓(p dF)
? 通風機動壓是風機出口截面平均速度的動壓。
3.6 通風機靜壓(p sF)
? 通風機靜壓是通風機全壓與通風機動壓之差。
3.7 通風機靜壓升(Δp sF)
? 通風機靜壓升是通風機出口靜壓p s2 與風機進口靜壓p s1之差,即
2003-05-22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 頁碼,2/23
3.8 電動機功率P
shd
? 電動機功率是從電動機軸輸出的功率。
3.9 通風機軸功率(Psh)
? 通風機軸功率是傳給通風機主軸的機械功率。
3.10 通風機有效功率(P )
? 通風機有效功率是單位時間內傳給氣體的有效功。
3.11 通風機全壓效率(η)
? 通風機全壓效率是通風機有效功率與通風機軸功率之比。
3.12 喘振與失速界限
? 離心風機的喘振界限是在不同轉速下或
羅茨風機選型導則:風機選型導則.doc
目 次
前言
1 范圍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 定義
4 設計與制造
5 風機的選擇
6 風機的安裝
7 風機的運行
8 風機的噪聲
9 風機的試驗與驗收
10 風機的系統(tǒng)設計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 選擇風機需要的資料
附錄B(資料性附錄) 評定風機報價書需要的資料
前 言
本標準是根據(jù)原國家經貿委2000年度電力行業(yè)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電力[2000]70號文)的安排,對DL 468—1992《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進行修訂而編制的。本標準是推薦性標準。
本標準與DL 468—1992相比,其編寫與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依照DL/T 600—2001的規(guī)定對編寫進行了相應的改動。
——定義和術語依據(jù)GB/T 1236—2000進行了修改和擴充。
——增加了提高風機安全可靠性的內容。如熱一次風機允許的最高進口溫度由300℃提高到400℃且應符合JB/T 8822—1998《高溫離心通風機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葉輪靜強度設計應采用準確度較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且應考慮動強度問題;對采用變速調節(jié)的風機,必須進行軸系扭振計算,避免發(fā)生軸系扭轉振動;風機設計人員應對風機進出口管道布置提出推薦性意見和不允許的布置方式等。
——增加了避免風機可能在不安全工況下運行的條款。如在風機選型時首先應了解所在系統(tǒng)的阻力曲線及其可能的極端工況點參數(shù),避免所有可能的工況落入風機的不安全(不穩(wěn)定)區(qū)域;對軸流式風機提出失速安全系數(shù)概念,并用于風機選型中;增加對風機運行參數(shù)和狀況的監(jiān)視儀表和自動報警保護裝置。
——增加了風機正式投運前必須進行的試驗項目。如風機與實際系統(tǒng)的匹配性試驗;軸流式風機失速保護裝置動作準確性試驗;在各種可能遇到的并聯(lián)條件下的并聯(lián)操作試驗等。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DL 468—1992。
本標準附錄A為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電力行業(yè)電站鍋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并解釋。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電熱工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家鈺、董康田。
本標準首次發(fā)布時間:1992年5月16日。
電站鍋爐風機選型和使用導則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電站鍋爐通風機的設計、制造、選型、安裝、運行、驗收及風機進出口管道布置設計的基本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電站鍋爐的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排粉風機(煤粉風機)、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煙氣脫硫裝置的增壓風機和磨煤機用的密封風機。其他供鍋爐用的小型風機,如點火風機、冷卻風機等可參照使用。
本標準不適用于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專用風機。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本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236 工業(yè)通風機 用標準化風道進行性能試驗(IDT ISO 5801:1997)
GB/T 10178 通風機現(xiàn)場試驗
GB/T 2888 風機和羅茨鼓風機噪聲測量方法
GB/T 3235 通風機基本型式尺寸參數(shù)及性能曲線
GB/T 17774 工業(yè)通風機 尺寸(IDT ISO 13351:1996)
GB/T 3947 聲學名錦工術語
DL/T 469 電站鍋爐風機現(xiàn)場性能試驗
DL/T 5145—2002 火力發(fā)電廠制粉系統(tǒng)設計計算技術規(guī)定
DL 5000—2000 火力發(fā)電廠設計技術規(guī)程
DL/T 5121 火力發(fā)電廠煙風煤粉管道設計技術規(guī)定
DL/T 5247—1995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 鍋爐機組篇
JB/T 4358 電站鍋爐離心式送風機和引風機
JB/T 4362 電站軸流式通風機
JB/T 6891 風機用消聲器技術條件
JB/T 8689 通風機振動檢測及其限制
JB/T 8690 工業(yè)通風機 噪聲限制
JB/T 8822 高溫離心通風機技術條件
3 定義
DL/T 469所確立的定義和下列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電站鍋爐風機(或簡稱電站風機) fans for power boiler
特指為火力發(fā)電廠鍋爐配套的通風機(本標準以下簡稱為風機)。主要有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排粉風機(煤粉風機)、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煙氣脫硫裝置的增壓風機和磨煤機用的密封風機等。
3.2
送風機 forced draft fan(FDF)
供給鍋爐燃料燃燒所需空氣的風機。布置在鍋爐空氣預熱器之前。將從大氣中吸入的空氣送入空氣預熱器,加熱到設計溫度后,一部分作為鍋爐的二次風,直接經燃燒器送入鍋爐爐膛;另一部分進入煤粉制備系統(tǒng)作為干燥劑,然后,或作為一次風輸送煤粉經燃燒器送入爐膛(乏氣送
羅茨鼓風機的選型 羅茨鼓風機發(fā)展 廣西羅茨鼓風機 羅茨鼓風機間隙調整
山東錦工有限公司
地址:山東省章丘市經濟開發(fā)區(qū)
電話:0531-83825699
傳真:0531-83211205
24小時銷售服務電話:15066131928
